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 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

C. 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 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短暂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人数迅速增加,力量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故选D。A、B、C表述正确,但都不是最大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指数

100

103.5

105

107.6

 

 

A.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因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 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

D. 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查看答案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有利于经济危机的缓和

B. 导致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品种

生产量(千吨)

百分比(%)

关内

东北

关内

东北

25935

25398

55.5

49.5

生铁

239

1702

12.3

87.7

钢材

39

519

7

93

水泥

774

1503

34

66

A. 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查看答案

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国民教育发展纲要》,大幅度提高大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该纲要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 国内政治稳定

B. 民族工业显著发展

C. 国共两党密切合作

D. 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查看答案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发展状况

时代环境

甲同学

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华资本输出

乙同学

1915年创办申新纱厂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丙同学

1917年并购日资纱厂

人民群众开展了抵制洋货运动

丁同学

1936年面粉厂增加到12家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