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这表明

A. 苏联人民为二战做出巨大贡献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比例失调

C. 计划体制有利于集中生产能力

D. 卫国战争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

 

C 【解析】根据“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结合所学,苏德战争前,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集中生产能力,在二战中对于战胜德国发挥了重要作用,C正确;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在卫国战争即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工业化已经实现,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0年,法国政府克服多方阻挠,与英国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此后,欧洲大陆掀起降低关税的风潮。这表明

A.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B. 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C.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D. 欧洲实现自由贸易

 

查看答案

格罗特《希腊史》指出:“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 实现分权制衡

B. 背离民主原则

C. 存在权力集中

D. 具有法治保障

 

查看答案

1978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上述课程调整体现了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成果

B. 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影响

D. “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查看答案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认为:“到1940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革命观念的教导,达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他们现在为中国抗战构成了一个比绵廷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他们是中国动员起来抵抗法西斯恶性病侵略的健康的细胞。”这体现出敌后抗战的

A. 正义性

B. 艰巨性

C. 持久性

D. 群众性

 

查看答案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