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

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这事件说明当时

A. 中央机构运行不畅

B. 君权受到监察制约

C. 朝野普遍信仰佛教

D. 宽仁为法慎行刑狱

 

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可以看出唐朝的君权受到监察制约,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

A.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

B.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D.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政治文化逐步体系化制度化

B. 分封制和世袭制等制度出现

C. 商周之际朝代更替政局剧烈动荡

D.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鼎盛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获知的历史信息是

A.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国力空前增强

B.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军事强国

C. 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迅速西化

D. 明治维新使日本教育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 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 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 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