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 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 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 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A 【解析】由于明治政府的领导者出身于中下级武士和各藩大名,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故没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故A正确;当时日本没有形成完全的资产阶级,故B错误;人民是否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并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大日本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属于原因,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查看答案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 实行征兵制

D. 发展近代教育

 

查看答案

以修改不平等条约为目的的日本使团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他们认识到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文明之风移入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入同等化域。基于这种认识,日本实施了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殖民扩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日本的第一列火车机车。1872年,日本的第一条铁路横滨到东京的铁路建成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 “文明开化”政策

B. “殖产兴业”政策

C. 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

D. 强化军事改革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