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凯末尔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洛桑和约》...

凯末尔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洛桑和约》。《洛桑和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使土耳其获得民族独立

B. 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

C. 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特权

D. 使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

 

A 【解析】凯末尔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标志着土耳其的独立,A正确;B和C中特权都没有在条约中废除;D是革命之前,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入侵土耳其的是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俄国军队

D. 希腊军队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产业调整导致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远洋贸易促进工业革命

D.资本积累推动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所占份额(%)。 以下相关解读,合理

的是

A.产业革命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因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中国份额减少

C.欧中额差最大化的砝码是英国制造

D.内忧外患百年中国经济持续衰退

 

查看答案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推动移风易俗               B.工厂苛待女工性别歧视严重

C.工业发展革除了缠足陋习               D.近代纺织业得到了普遍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