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1)变化: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 主要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举例: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一例。 (2)评分表: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一等 开篇明确呈现正确的观点: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性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促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非工业国与工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5)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到正确观点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尚能结合 三等 论点偏颇 按点给分。 非要点式列举;层次缺乏关联性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得出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由材料一“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得出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第二小问特点,由材料一“科学在……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依据材料一二,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从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国际分工与合作、贸易中心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之间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产业调整导致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远洋贸易促进工业革命

D.资本积累推动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所占份额(%)。 以下相关解读,合理

的是

A.产业革命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因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中国份额减少

C.欧中额差最大化的砝码是英国制造

D.内忧外患百年中国经济持续衰退

 

查看答案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推动移风易俗               B.工厂苛待女工性别歧视严重

C.工业发展革除了缠足陋习               D.近代纺织业得到了普遍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海上霸权地位的确立

C.工业革命兴起                           D.圈地运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

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

A.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B. 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C.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 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