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自由贸易问题日益突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自由贸易问题日益突出。……工商业资产者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贸易,国家完全不干预,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一大批所谓“政治经济学家”为此已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等。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材料二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创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⑩”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如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部门,按收纳功能来五段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苏联“计划”的不同。分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1)原因:工业革命完成,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广阔的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阻碍经济发展;主张自由贸易的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逐渐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政治经济学家们的舆论准备。 (2)措施:发展政府公共部门;制定国家计划;推行国有化。 不同:法国的计划以知道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原因:法国:战争破坏急需战后重建: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凯恩斯主义思想影响;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苏联:历史上沙俄是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缺乏民主传统;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落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当时处于帝国主义军事包围之下,迫切需要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h保证安全;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后英国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二战后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以及法国和苏联“计划”的不同及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英国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结合材料中的“(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席位增多,在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此时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材料中的“工商业资产者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贸易,国家完全不干预,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说明了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体现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材料中的“一大批所谓政治经济学家为此已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说明政治经济学家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 (2)二战后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材料中的“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体现了公共服务部门发展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说明了国家计划的落实;材料中的“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说明了推行国有化。法国和苏联“计划”的不同,材料中的“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如不制定生产配额”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法国是指导性的计划;材料中的“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说明了苏联排斥市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属于指令性计划。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两国的历史状况和二战后各自不同的国情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组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漫画作品,图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军事化”,图二为“苏联和平经济不断高涨”。该漫画作品

A. 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竞争

B. 完全不能反映历史事实

C. 揭示出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

D. 夸大了苏美两国政治的对立

 

查看答案

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查看答案

据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他(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n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的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 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B.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C.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D.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查看答案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 实质是对国王行驶权利的限制

 

查看答案

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一大片”    C. 独立自主    D. “另起炉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