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A 【解析】世界殖民帝国的先后更替顺序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每一个时期竞争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A正确;葡萄牙和荷兰不是工业革命成果,B错误;材料显然说明殖民秩序的不稳定,C错误;材料是先后更替的殖民体系,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 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 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 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 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查看答案

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

A.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 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 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 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查看答案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 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 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 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 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这表明

A. 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B. 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

C. 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D. 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