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 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唐、宋地方行政区划的一大演变趋势在于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地方的自主权利逐渐削弱,压抑了地方行政机构的积极性,所以选C项;A项中汉唐地方均为郡(州)县两级制,无法比较;人才选举权至隋朝科举制已收归中央唐宋无法比较,B不选;宰相为中央官员与地方无关,D项不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仑理纲常,要求人门“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未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老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表2为PM2.5世界各国实行时间表,从表中提取有关PM2.5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淸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领事可以介入中国海关事务,中国的海关主权便开始受到侵害。自1853年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至1858年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开始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总税务司之后,设立总税务司署。制定的《海关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规定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募请调派,其薪水……均由税务司作主。”华籍关员“亦委诸总税务司”。1869年公布了《中国海关管理章程》,并于1870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从而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于1949年10月25日。海关总署先后接管了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26个海关;调整了各海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对旧海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以肃清帝国主义残留在海关中的势力和影响。新海关也不是过去那样单纯是收税了,而是要依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摘编自熊巍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建立的国内、国际背景,并对其作出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相比较,现代中国海关制度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普遍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而1994年出版的大学教材《世界史》却把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该书主编吴于廑、齐世荣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00年左右最终形成,世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整体,所以这一年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吴于廑、齐世荣可能受到了下面哪一种史观的影响

A. 全球史观

B. 近代化史观

C. 文明史观

D. 革命史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