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表2为PM2.5世界各国实行时间表,从表中...

阅读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表2为PM2.5世界各国实行时间表,从表中提取有关PM2.5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淸晰。)

 

示例一:论题:环境污染世界关注。(3分)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3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3分)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等都发布了 PM2.5标准,表明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共识。(3分) 示例二:论题: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3分)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3分)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一些国家发布的PM2.5标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目标还有差距,还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值,治理环境污染任重而道远。(3分) 示例三:论题:中国积极参与环境治理。(3分)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3分)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自己的PM2.5标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3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由材料数据得出各个国家和组织都非常关注PM2.5,由此得出论题:环境污染世界关注或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亦或中国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述,一定要史论结合、逻辑淸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领事可以介入中国海关事务,中国的海关主权便开始受到侵害。自1853年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至1858年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开始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总税务司之后,设立总税务司署。制定的《海关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规定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募请调派,其薪水……均由税务司作主。”华籍关员“亦委诸总税务司”。1869年公布了《中国海关管理章程》,并于1870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从而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于1949年10月25日。海关总署先后接管了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26个海关;调整了各海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对旧海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以肃清帝国主义残留在海关中的势力和影响。新海关也不是过去那样单纯是收税了,而是要依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摘编自熊巍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建立的国内、国际背景,并对其作出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相比较,现代中国海关制度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普遍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而1994年出版的大学教材《世界史》却把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该书主编吴于廑、齐世荣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00年左右最终形成,世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整体,所以这一年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吴于廑、齐世荣可能受到了下面哪一种史观的影响

A. 全球史观

B. 近代化史观

C. 文明史观

D. 革命史观

 

查看答案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C.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英国的经济政策表现为“禁止金银出口,鼓励进口……实行保护关税;规定商品由本国船舶运输,严禁走私和管制价格等。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维护经济秩序,规范交易行为”。这一时期的英国

A. 因经济危机放弃自由主义政策

B.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发言权

C. 逐渐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国家行政权由国王逐渐转向内阁

 

查看答案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 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 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 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