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图三),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三)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

阅读材料(图三),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三)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说明:阐述必须中外结合,必须史论结合,必须将漫面内容与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模式就是没有统一的模式,就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模式,认为中国模式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善遍模式的要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一 论题:中国模式引起西方惧怕。 阐述: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相反,世界大多数国家模仿西方模式,其中大多数没有取得成功。中国模式的成功,使西方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惧,他们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和西方价值观,诋毁中国模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正是西方国家惧怕中国模式的表现。但他们的诋毁和挑拨是徒劳的,中国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坚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经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结论:中国模式不仅开创了社会发展新的道路,还严重动摇了西方的普世价值。 参考答案二 论题: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比较。 阐述:西方发展模式推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西方取得了成功。但这并不能证明西方模式是适用于全球的普遍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西方模式,多数并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证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应当是不同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不仅说明中国模式的巨大优势,还说明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 结论:没有统一发展模式,没有普世价值,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各有优点,只有结合本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正确的模式。 其他论题参考答案(略)。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先准确解读漫画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取出中外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相关论题,然后加以阐释和说明即可。首先要明确说明自己的论题是什么,论题要有中外之间的关联,可以是关于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比较的,也可是中国模式与西方国家的态度的,等等。之后的阐释要紧紧围绕自己的论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大清国籍条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农民解决地力下降的重要方法是“多粪肥田”。历史上中国人不仅善于积肥,还善于用粪。不过到后来才发现,粪也非越多越好,先是发现“骤用生类,又布粪过多,即烧杀物,反为害矣”。于是,农民用粪时,不仅注意粪肥的生熟、土壤的性质、用肥的先后,更注意使用追肥时农作物自身的生长状况。由于农民非常重视粪肥,南宋的杭州,出现了收购粪肥的行业“壅业”,每天有不少人到居民家中收购粪便,有时发生争抢,甚至大打官司。在北京的三百六十行中就有“大粪厂”这样一个行当。

——曾雄生为杜新豪《金汁·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所作序言节选

材料二英国传统农耕业遵循一套固定的耕作制度。在诺丁汉郡拉克斯敦村的三轮耕作制中,全村耕地一分为三,即冬季小麦田、春季大麦(或豆子)田和休耕田,三年一个轮种循环。而休耕必然导致1/3的土地没有粮食收成。……16世纪始,英国东部地区的农场主找到一些有效利用休耕地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是利用休耕地种植两种新作物:萝卜和豆科作物。种植萝卜的优势有二:一是控制野草生长;二是提供牲畜的饲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轮作制应运而生,豆子与大麦夹种,萝卜种在两季粮食之间,休耕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小麦、萝卜、大麦和豆子(可以制造氮素)连续轮种,这就是广大的农业基本生产者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发明的“诺福克轮作制”四圃农作制的出现。

——杨杰《英国农业革命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农民和英国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以来中国农民使用粪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四圃农作制的背景。

 

查看答案

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美术流行。美术家们将大量的历史人物纳入他们的创作题材,如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他们的这些创作题材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A. 革命失败,封建统治加强

B. 新制度确立,经济发展快

C.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 社会急剧变化,英雄辈出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A. 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B.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C. 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

D. 东西方印刷技术推陈出新

 

查看答案

联合国是在美国的积极倡议下建立的,美国承担了正常费用的22%(依据经济实力)和维和费用的28.5%(经济实力十常任理事国)。1995年以来,美国经常拖欠联合国费用,2017年度,截止8月,美国拖欠联合国费用已达8.96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

A. 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 世界霸权地位下降

C. 国家财政出现困难

D. 国内党争比较激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