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明朝)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洪武二...

(题文)(明朝)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曾令户部移文天下,课百姓种植桑枣。每里百户,种植枣桑秧苗二亩,违者谪戍边。这些政策

A. 推动了家庭手工业兴起

B. 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解析】题干中的信息是说明朝政府从立国开始就鼓励百姓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数量多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A错在了“兴起”,家庭手工业应该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排除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武帝之后,不应该是明朝,故排除B;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D也不符合题目所述时间,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分散官员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表为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据此可知,影响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时间

公元前220年

公元2年(西汉)

220--265年

280年(晋)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人口数

估计2000万人

5959万人

767万人(三国相加)

1616万人

4844万人

 

 

A. 经济发展的状况

B. 国家的人口政策

C. 国家的统一与否

D. 农民负担的轻重

 

查看答案

读表,下列相关作者的叙述最可靠的是

内容

出处

说明

“(太子李)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

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

钦定指唐太宗审定

早在晋阳起兵之初,李渊就许诺要立世民为太子,只是被世民坚决推辞了。到了武德四年(621年)高祖再次私下许诺立世民为太子

依据《资治通鉴》整理

北宋司马光主编

(李建成、李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常自怀忧,相齐为恶”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旧唐书》,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

李渊起兵前夕,李建成驻防河东军事要地,“倾财赈施,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欢心,无不至者”

依据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整理

温大雅,隋末唐初大臣,参与了反隋建唐过程

 

 

A. 《高祖、太宗实录》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李世民是李建成的兄弟,对李建成更加了解

B. 《旧唐书》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五代距唐不远,刘昫、张昭远与李氏兄弟没有利益关系

C. 《资治通鉴》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司马光是大学者,是著名的史学家,治史态度严谨

D. 温大雅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他是亲历者,与李建成、李世民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

 

查看答案

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据此可知汉景帝时期

A. 官僚贵族思想保守,没有经济头脑

B. 商品经济水平低,商品货币关系落后

C. 普通百姓家庭拥有大量黄金珠玉

D. 人地矛盾较突出,粮食严重短缺

 

查看答案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