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14年,英国安妮王后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

1714年,英国安妮王后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 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

B. 责任内阁制十分优越

C. 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

D. 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

 

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说明议会掌握国家大权,主导国家治理。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此时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国王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种,到了4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B. 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C. 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

D.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1965-197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

下列对苏联经济解释合理的是

A. 庄员生活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B. 集体农庄的收入总量在稳步上升

C. 教育医疗比重说明社保体系完善

D. 能购买商品说明不再是计划经济

 

查看答案

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 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B. 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C. 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 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中世纪的学者把政治学和道德、神学密切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适应人的社会天性要求的产物。而人和人的天性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上帝才是国家和政治权威的创造者和主宰。

马基雅维利1469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七岁入学,曾在佛罗伦萨大学受到人文主义学者的古典文学的训练。马基雅维利参与了当时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战争,虽然自己喜爱共和政体但深感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统一和拯救当时的意大利。他的《君主论》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认为人与人之间经常为追求权利和财富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书中提到:“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

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他对人性的假设无法容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社会,但在他所开启的“人造国家”的理念由霍布斯系统化之后,开创出了近代的政治理论的新篇章。

——摘编自毛里齐奥·维罗利《马基雅维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问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过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