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无法抵抗多数。多数的不可动摇的道德优势,部分来源于这种观念:多数人的才智加起来总比一个人的高,因此,为了保证立法质量,不能单单看重立法者个体才智,而更应保证立法者的广泛多数。平等理论就这样被应用在智力领域。这一理论对人的骄傲穷追猛打,让人不得不放弃他最后的骄傲——对自己智力水平的骄傲。

材料二必须把专制与暴政区分开了。暴政可以通过法律实施毫不专断,而专制也可能是为了民众的福祉而毫不暴戾。暴政通常会利用专制,不过有时出于需要也会避免专制。在美国,多数无限权力造成了立法者的合法专制,同时也造成了行政官员的合法专断。多数既能主宰立法又能监督执法,既控制着政府又控制着人民,视公务员为听话的下属,乐于利用他们去满足自己的意愿。

——以上材料摘录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据材料一,概括“民主政府”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行政两个角度解释材料二中美国的“多数无限权力”。

(3)据材料一、二,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种担忧。

 

(1)特征:多数人的绝对主权(或少数服从多数);理论基础:民主、平等。 (2)解释:制定1787年宪法;总统代表选民行使行政等大权;国会议员由选民选出并拥有立法权。 (3)担忧:多数人的暴政。规避:完善制度、加强法治、强化监督、发扬民主、权力制衡。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多数人的绝对主权的角度概括“民主政府”的基本特征。再从民主、平等的方面指出其理论基础。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立法、行政两个角度,从制定1787年宪法、总统行政等大权、国会议员由选民选出并拥有立法权等方面解释材料二中美国的“多数无限权力”。 (3)本题据材料一“不能单单看重立法者个体才智,而更应保证立法者的广泛多数”、据材料二“多数无限权力造成了立法者的合法专制,同时也造成了行政官员的合法专断”,即可从多数人的暴政的角度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完善制度、加强法治、强化监督、发扬民主、权力制衡等方面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种担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疯狂侵夺使清王朝不得不重新审视矿政,使之适应当时社会形势下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对于开矿一事,一部分主张拒绝洋人开挖矿产也不主张自己开挖。究其原因,有的从有碍风水考虑,如两广总督瑞磷;有的从治安上考虑,如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有的从民众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激成外交上的交涉考虑,如署直隶总督官文。丁日昌主张:“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所系,亦军事胜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刘坤一对此也持赞同态度:“中国煤源甚广,为外洋各国所需,若大加开采,不唯足济中国轮船之用,并可贩运出洋,必有补于国计。”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1898年颁布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规定:“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必须先有已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专集洋股与洋款者,概不准行。凡办矿路,无论洋股、洋款,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自华商……”实际上洋商居多数股份,实际控制矿山的经营管理权。这一规定虽然经修订后改为华洋股各半,但同样不能保障华商的自主权利。

1907年《大清矿务章程》第九款规定:“与华商合股之洋商在中国地方合股开矿止准给予开采矿务之权,以矿尽为断,无论用何方法不得执其土地作为己有……如无华人合股断不准他国矿商独自开采一矿……”在多次中外矿权纠纷中,清政府没有自主性可言,所制定的相关法规毫无约束力。

——据《中外旧约章汇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的矿政主张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制定的相关矿业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

 

查看答案

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 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 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查看答案

下图记录了1962年曾轰动全球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是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军事冲突的产物

B.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因此兴起不结盟运动

D. 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