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

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

 

(1)诚信。以德治国。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矛盾。 (3)君主专制;废除丞相。 (4)德治、自省、民主。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诚信。再从以德治国的角度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本题根据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方面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再从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等方面简要评价。 (3)本题据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专制、废除丞相等方面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4)本题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德治、自省、民主等方面说明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 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 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查看答案

下图记录了1962年曾轰动全球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是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军事冲突的产物

B.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因此兴起不结盟运动

D. 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

 

查看答案

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据此,下列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本真

B. 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

C. 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

D. 基于此数据即可以完全否定新政

 

查看答案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判断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