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和森在1926年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和森在1926年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最早将“半封建”“半殖民地”……连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用它来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并将它同党要完成的革命使命联系起来。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

——《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

材料二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蔡和森、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创新方面的相同点。

 

(1)性质: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任务:打倒列强,铲除军阀.(2)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根据材料“…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负有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铲除军阀.(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发展?根据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知,这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4)第一问: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蔡和森、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创新方面的相同点.根据三则材料可知,都把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没有拘泥于理论教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3)四大发明在中国所起的作用,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有过如下评价:“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揭露了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四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诗文、书画、戏曲,汇聚悠悠万事,浓缩人生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赏下图郑板桥的《幽兰图》。

(1)该作品有哪些特点?作者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三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3)据材料三概况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查看答案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据《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按照启蒙大师们的看法,在治理国家方面,科学比宗教更适于当参谋。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有些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牛顿科学贡献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大师们”所设计的“完美的世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说明其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文史学者宋云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