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史学者宋云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

文史学者宋云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材料“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可以看出当时扫盲教育存在严重浮夸风现象,由此可以判断这段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大跃进时期。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

A.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D.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近代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曾评述:“ (1859年)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繁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肯定达尔文学说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B. 突出马克思主义创立具有划时代意义

C. 两者准备的革命意在批判社会制度弊端

D. 两者革命共性在于都促进了社会进步

 

查看答案

据史载,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长安的商业中心东市已经有商家印的字帖、医书出卖。过了二十多年,民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给税的凭据。该段记载主要表明

A. 雕版印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唐政府对印刷业的支持力度较大

C. 雕版印刷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D. 雕版印刷技术在唐后期日臻成熟

 

查看答案

根据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上半期

20世纪50~80年代

成果数量

106项

756项

546项

961项

2000多项

重大成果

牛顿运动

三大定律

瓦特改良

蒸汽机

贝尔发明

电话

莱特兄弟的飞机

电脑

网络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是

商品经济发展  ②封建制度衰落  ③西学东渐影响   ④抗清斗争实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