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贞观五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

贞观五年,唐太宗设“九卿议刑”制,亲自规定“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此外,他还总结继承并发展自汉以来的“录囚”制度,即皇帝和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这表明

A. 中央机构职能大的转变

B. 古代德刑并举的传统‘

C. 唐初皇帝具有慎刑理念

D. 唐初行政受司法制约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说明唐太宗时期的“九卿议刑”制是为了谨慎适用刑罚,表明唐初皇帝具有慎刑理念。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重视道德教育,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查看答案

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后,立即发出命令,召邓通诣丞相府。邓通免冠赤足,顿首谢罪。申屠嘉本打算杀掉邓通,但是就在严辞训斥邓通的时候,文帝派使节召邓通入宫,邓通才免于一死。由此可见

A. 皇帝与丞相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B. 丞相垄断朝政,威胁皇权

C. 丞相对官员有任免处置的权力    D. 皇权严重削弱,形同虑设

 

查看答案

读《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页献

 

A. 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

B. 开创了南北漕运体系

C. 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

D. 彻底解决了边患的问题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A. 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 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 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 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查看答案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