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

汉文帝时,申屠嘉担任丞相,在一次晋见文帝的时候,文帝的宠臣邓通举止傲慢。申屠嘉回到丞相府之后,立即发出命令,召邓通诣丞相府。邓通免冠赤足,顿首谢罪。申屠嘉本打算杀掉邓通,但是就在严辞训斥邓通的时候,文帝派使节召邓通入宫,邓通才免于一死。由此可见

A. 皇帝与丞相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B. 丞相垄断朝政,威胁皇权

C. 丞相对官员有任免处置的权力    D. 皇权严重削弱,形同虑设

 

C 【解析】秦朝设立丞相时候,丞相是“百官之长”,具有任免官吏权力,材料显示丞相对于邓通实行诏令并准备杀掉,说明汉代丞相掌握官员的任免权,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矛盾激化,故A错误;B中垄断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古代皇权至高无上,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页献

 

A. 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

B. 开创了南北漕运体系

C. 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

D. 彻底解决了边患的问题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A. 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 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 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 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查看答案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又称“十月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发动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一个定义并概括中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开始了缓慢的和平历史进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影响着和平的进程,这些问题中关键的是

A.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B. 耶路撒冷问题

C. 宗教信仰问题

D. 领土间的争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