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华沙条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不结盟运动

 

D 【解析】结合所学,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从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故选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本身就是军事政治集团,故AB错误;欧洲共同体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 施行“仁义”和“王道”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查看答案

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主尊为神圣,不丈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成为当时清政府最佳选择的优势所在。

(2)19世纪晚期,马建忠对于西方的认识已经有所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    与西方的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当时为继续走“好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快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