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为19世纪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下列各项与该乡居民...

下面为19世纪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下列各项与该乡居民迁居谋生状况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时期

迁出总数

迁至他乡务农

迁至城镇从事工商

出国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A. 社会长期动乱不宁

B. 阶级斗争变化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传统文化没落

 

C 【解析】统计表反映该乡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减少,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的增多,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结合所学,鸦片战阵后,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导致表格现象,C正确;该乡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与社会长期动乱不宁、阶级斗争、传统文化没落无关,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观点

出处

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汪有典《更外》

(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靡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扶台辅,夷跖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

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

虽(东林)完成等主持清议本无贻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逆祸延宗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A. 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

B. 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

C. 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

D. 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

 

查看答案

(题文)(2018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经济”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原意是“经邦(或国)齐世”或“经世济民”。如《晋书•纪贍传》有“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诗人杜甫的《上水遣怀》有“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等。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理解

A. 反映了宽松的参政氛围

B.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

C. 印证了小农经济的落后

D. 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

 

查看答案

下面为元代《太和正音簿》中元杂剧的分类。这说明元杂剧

A. 情节曲折离奇

B. 题材十分广泛

C. 内容较为生动

D. 反映底层生活

 

查看答案

《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D.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查看答案

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的主要做法:近代史开始于1640,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

问题: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二的分期说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