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

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齐景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国家秩序与商业发展相关

C. 商人的身份地位变化频繁

D. 齐国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士农工商各守常业,就能维持国家统治秩序”,故选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工贾不变”是指让商人经商的意思,与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秦朝,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查看答案

唐代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击鼔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到宋代,废除了以上规定。这表明宋代

A.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B.放松了对的时空限制

C.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查看答案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C.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         D.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