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心。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1)根据上述材料,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基本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1)相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不同: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原因:摆脱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1)由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和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可知两人都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而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则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动摇天主教神学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角度分析归纳。 (2)从思想、宗教、民族与国家、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分层次去阐述,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书籍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查看答案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查看答案

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 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 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

C. 缓和西欧阶级矛盾

D.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哲学家罗素曾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追求心灵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 “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

A. 人文主义

B. “因信称义”

C. “先定论”

D. 理性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