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895至1913年,至少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促使这一现象...

从1895至1913年,至少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解析】“1895至1913年”这个时间段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在1894年,中日发生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允许外国商人在华设厂,体现出资本输出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签订于1842年,与此时过远,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B选项签订于1860年,也与此时相距较远;D选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早在此前已经开始允许外国商人在华设厂,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A.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B. 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C. 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D. 注重广大民众利益

 

查看答案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 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这是因为德意志帝国

A. 宪法中专制色彩浓厚

B.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未赋予人民政治权利

D. 经由王朝战争而建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

修筑概况

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

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

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

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人物我们应如何评价?用正确的唯物史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四个一”:一是坚持一个正确的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伟大动力;二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标准,即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即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四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方法,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问题:如何评价秦始皇?(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层次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