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分析,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文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时候都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对人物的评价要客观,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不能发挥主观想象,所以排除①,正确的选项是②③④,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曾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是指

A. 宗法制时代

B. 土地国有制时代

C. 分裂割据时代

D. 世卿世禄制时代

 

查看答案

秦始皇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唐太宗则评论说“……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司马迁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 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均无可取之处

C. 对秦始皇的评价受评价者的地位身份和出发点的影响

D.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评论更为准确

 

查看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②秦始皇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下图为“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向全国推广

C. 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

D.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查看答案

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

A.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 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挡流言的进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