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②秦始皇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C 【解析】“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反映了对秦始皇独断专权的不满和秦始皇求仙药的企图,故①、③正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反映了秦始皇勤于政事,故②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下图为“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向全国推广

C. 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

D.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查看答案

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

A.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 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挡流言的进攻

 

查看答案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说,梁启超曾有这样的议论:“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他是在强调

A. 不能仅以时人的诋毁或赞誉来评价历史人物

B. 不同时代对庸人和豪杰的标准在发生变化

C. 不同时代对同一人物必有不同理解

D. 不能以非常人的标准去评价常人

 

查看答案

清朝,康熙帝改变按人口征收丁税的传统做法,宣布推行“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政策,雍正帝随后把固定的丁税并人土地税统一征收。上述政策

A. 放弃了丁税收入    B. 引发了税制混乱

C. 刺激了人口增长    D. 解决了人地矛盾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答。

材料一圣祖(注:康熙)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

——《清史稿·艺术传》

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等,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康熙帝是怎样对待西学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态度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