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贞观九年,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

唐贞观九年,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心存百姓的思想

 

D 【解析】由材料“本根不摇”、“君能清静”可推知,唐太宗认为君主要稳定百姓,天下才能安定,即唐太宗强调君主要注意稳定民心,故排除C,选D;A是孟子的思想,排除;材料是治国思想而非农业思想,排除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

A. 当一代贤明君主

B. 减少决策失误

C. 笼络人才

D. 维护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这,曰:“安事苦民。”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①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

②唐初远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

③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④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唐太宗时期十部宫廷音乐中出自天山以南的有三部当时控制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  B.西突厥  C.吐蕃  D.回纥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适合的一项是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 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 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 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