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该书的主题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探讨--------------------------孟晓苏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厉以宁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厉以宁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厉以宁

第五章   企业集团发展途-----------------------------李源朝

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厉以宁

第七章   --------------------------------------------------李克强

第八章   ---------------------------------------------------厉以宁

结束语:-----------------------------------------------------厉以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续写一条建议目录,并说明理由。(所提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结合目录,紧扣主题。答案示例:建议: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一目。或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一目。理由: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991年发展到关键时期,摆在中国改革者面前,要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思考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只有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才能找准方向。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实际上属于观点评析说明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针对所给材料,提出观点(即续写建议目录),观点要言简意赅;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即续写建议目录),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即说明理由,陈述史实),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即说明理由,陈述史实)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附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续写建议目录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说明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续写建议目录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说明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续写建议目录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说明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首《春天的故事》曾传唱大江南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曲勾起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材料三

材料四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共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转折”的基本含义指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老人”所画的“圈”指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纪之交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试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采取让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措施,1953年12月农业合作社还只有一百四十多个,经过仅仅9个月时间,到1954年秋已发展到十万多个;到1955年6月经过初步整顿后,还有六十五万个。这一状况

A.表明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B.改变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体地位

C.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急于求成倾向

D.说明政府对社会主义改造缺乏整体认识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毗邻港澳台,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水陆交通发达

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会议

粮食产量指标

棉花产量指标

1956年中共八大

2500亿公斤

4800万担

1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7500亿公斤

15000万担

 

 

A. 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出现大跃进运动

C. 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实施“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                           

A1978      B1984    

C1992       D1997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