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露田是不能继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A项错误。B项与史实及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B.文章写作      C.政治     D.汉族文化

 

查看答案

据《魏书》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

A. 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北魏实行均田制

D. 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阮元(1764~1849年),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凤兴盛。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

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讨救。

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在读书时多少注意学以致用,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掌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校刊记》、《经籍幕话》《积古斋钟鼎弃器款识》《国史儒林传》等巨著。

李元度说:“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卉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的学术文化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学术文化成就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 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 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进行正 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程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 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 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公祭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