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 m为700,n为300

B. m为600,n为400

C. m为800,n为200

D. m为400,n为600

 

D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后的价格革命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利益是受到损害的,而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实际利益是增长的。所以只有D.m=400,n=600是符合题意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布局。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曾经被西方霸权扭曲的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现在重新被扭转。亨廷顿说:这是“文明的冲突”;我说:这是“文明的回归”。“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根据材料主旨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材料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以下是二战后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建立简表;从材料中提取世界经济发展的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名称

时间

备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

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的全球性组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47年

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全球性组织,1994年改组为世贸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

苏联为首的欧洲社会主义经济共同体

巴黎统筹委员会

1949年

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

石油生产国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的组织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62年

非洲、南美可可生产国的合作组织

77国集团

1964年

发展中国家推进经济团结与合作的组织

欧洲共同体

1967年

1993年发展成为欧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7年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1970年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的协作组织

西方七国集团

1976年

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工业国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

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

北美三国的经济合作组织

20国集团

1999年

世界20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合作论坛

金砖国家

2009年

中、俄、印、巴、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文明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交流融合中共同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市场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2)材料二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存在什么问题?它导致的结果有哪些?

材料三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

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5年

世贸组织建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成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腹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表为二战后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根据表4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945年

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52 年

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 400 多人

1955年

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6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与互联网出现

1970年

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78年

中国改革开放

1981年

艾滋病被发现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3年

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第二年1月1日开始运作

1997年

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材料  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统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在政治上建立集体安全的同时,罗斯福在经济方面又精心策划了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从金融、贸易和投资三方面来扩张美国经济。美国在战后积极主张结束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的统治,实行民族自决,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的产生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世界范围“门罗主义”的特点与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