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

A. 主张格物致知

B. 反对“天人合一”

C. 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D. 主张克服私欲

 

C 【解析】“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表明王阳明把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从哲学派别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故C正确;格物致知是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与材料中王阳明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回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与题干中的叙述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未体现“克服私欲”的相关论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查看答案

孔子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A. 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

B. 凸显宗族、亲族关系

C. 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

D. 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海外殖民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世界殖民强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西班牙、葡萄牙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但两国为什么没有就此强大起来?

(2)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请说明荷兰和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相似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英国是如何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4)对比西葡与英荷两国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说明大国崛起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无论我们转身到什么地方,四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鲜血”

——一名印第安人的自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2)马克思为什么说“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3)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知识说明殖民主义给落后地区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