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 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 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 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 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B 【解析】从材料中“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可以看出论者把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归结为人口的增加,联系史实可知,均田制之所以被破坏,其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故答案为B项。材料只是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排除A项;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更加勤劳

B. 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查看答案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

B. 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C. 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

D. 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

 

查看答案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 牛耕的出现

B. 牛耕的推广

C. 铁农具的使用

D. 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 ①③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 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 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