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 ①③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故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 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 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公元前秦始皇此前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来,即实行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些都将在城市面貌上反映出来,即逐渐采取了早在周代就已经有所实现的规整对称、王宫或地方衙署居中、具有中心轴线、方正谨严的形态。

——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康熙一生之中除了西巡,还进行了多次南巡。南怀仁写道,他亲切的接近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

——根据《鞑靼旅行记》(南怀仁)、《康熙起居注》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怀仁认为康熙帝巡视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康熙南巡曲阜祭拜孔庙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意大利有两个历史的骄傲:一个是古罗马的鼎盛;一个是文艺复兴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时间

事件

约公元前753年

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

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5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左右

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传入罗马

公元前51年

西塞罗《论共和国》等发表

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成立

公元80年

罗马大斗兽场建成

公元113年

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纪功柱建成

公元120—127年

重建万神殿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只列观点,不写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以众弃之!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平等观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上台后为巩固“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孙中山与拿破仑的平等观,并结合所学列举孙中山一生为实现“家给人足”所提出的方案。

 

查看答案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山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

青岛战役

地点

山东青岛

时间

1914年10月31日—11月7日

参战方

日本、英国、德国

参战方兵力

日本45000人,英国2000人,德国3625人

伤亡情况

 

日本270人战死,113人负伤

英国160人战死,23人负伤

德国199人战死,504人负伤

 

 

——据《半岛都市报》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二1938年3月24日,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全部被歼。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岛战役”的交战双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该战役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