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 目的地(国家和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

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留学人数

费用来源

新中成立——“文化大革命”前

苏联东欧等29个国家和地区

约10000余人

公费为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

49个国家和地区

约1600余人

公费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

103个国家和地区

约300多万人

自费为主

 

 

——据《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表格能够反映现代中国留学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示例: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 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少水平提高,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全球化的推动 (“示例”中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归纳特点:留学目的地由少到多;建国初期留学目的以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为主;改革开放发来以自费留学为主。其他言之有理皆可)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例如,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以来,留学人数约300多万人,前往103个国家和地区”可概括特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依据特点和运用所学知识可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视教育、经济全球化推动等方面论证该观点,注意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归纳特点,如留学目的地由少到多;建国初期留学目的以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为主;改革开放发来以自费留学为主。其他言之有理皆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乾隆退位(1796年)做“太上皇”,持续115年。某些学者作家们颂扬这百年辉煌的“康乾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迹”。

——陈明远:《与阎崇年先生论辩:怎样看待满清皇朝康乾盛世》

材料二

中国“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盛世”》

评材料中关于“康乾盛世”的观点。

 

查看答案

1953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了。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在制定宪法草案时应阅看参考下列资料,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A.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②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③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肖德暜在《法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确立了英国议会权威

B. 为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创造了条件

C. 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 为英国现代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