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1)依据材料一和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农业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1)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2)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和材料二的表格可以知道,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可以知道,表现有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原因是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因此,从纵的方向看,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历代不绝,如明代的藩王勋戚经济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横的方向看,中国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

材料二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进中国封建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格。但是,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成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中国古代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

A.固守农耕经济  B.坚持君主专制   C.昧于世界大势   D.实行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为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明清时期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

C.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               D.政府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中也强调:“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些论述的应用

A. 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

B. 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C. 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