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中也强调:“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些论述的应用

A. 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

B. 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C. 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粪田畴”,“粪灌”,可见注重除草,施肥来提高产量,这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正确。农本思想的出现是统治者的需要制定的,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韩非子》出现在战国时期,此时铁犁牛耕已经出现,B项与材料现象因果倒置,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儒家和法家思想中都注重农业的精耕细作,并未体现二者的融合,D项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所展示的为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其中直接用于耕种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D.

 

查看答案

据考古发现,汉代尽管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个体自耕农仍主要使用耒耜及铲、锄等小型的铁制农具进行耕作。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盐铁官营致使大型农具缺乏

B. 长期战争使耕牛数量减少

C. 家庭手工业只生产小型农具

D. 个体小农经济财力的局限

 

查看答案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