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签》19...

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签》1983年)。

年度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产量增长率

14.34%

8.05%

12.34%

1.74%

1.59%

7.84%

4.57%

1.2%

 

据此可知,当时

A.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B.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

C. 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D. 国家的政策影响着农业发展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从1953年起,国家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农业服务于工业,因此此时农业生产产量降低,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机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此时的农业正在进行改造,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12年,清廷倾覆,民国初创,临时政府随即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用中华民国纪元。其原因是

①反清复明,与清王朝彻底决裂

②接轨国际,遵循国际惯例

③破旧立新,减少专制思想束缚

④呼应民心,彰显民族诉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 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

 

查看答案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A. 满族贵族的特权削弱

B. 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

C. 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

D.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

 

查看答案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A.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 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

C. 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D. 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