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2012年10期《看历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材料三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 (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 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 (3)从以下三个角度答题: 第一角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 第二角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角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归纳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黑暗魔鬼的磨坊”等信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变,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可以从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分布合理等方面归纳,中国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分析,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城市化进程慢、分布不合理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主题“城市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如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城市化进程的双面性、城市化进程的合理性,归纳时需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有逻辑,史实的选择正确,能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末年的《鸡肋编》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 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 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时代不同,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而不是“己(个人)”。这是要告诉中国人: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再不觉醒,就要灭亡了。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有可能是

A. 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 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 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在五四新文化诸健将攻击旧传统的激烈文字中,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沉痛也是最深刻者。它以文学的形式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孔教的“吃人“本质,影响至深至远。自此以后,“吃人的礼教“一语传遍海内。鲁迅的做法

A. 相示了儒学的真实本质

B. 推翻了儒教的统治地位

C. 是特定条件下的必要选择

D. 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出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A. 商业利润的刺激

B. 救亡的爱国情怀

C. 政府政策的扶植

D. 先进技术的引进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是针对   (   )

A. 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D. 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