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 心外无理

B. 心即理也

C. 格物致知

D. 发明本心

 

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这和朱熹强调的通过实践获得真理的认知论——“格物致知”相一致,故C正确;A、B和D均属于心学家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

C. 科举制没落

D. 反映宋代现实生活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传统道教

 

查看答案

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A.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治大国,若烹小鲜    D.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查看答案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存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D.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柏杨语)的思想流派应是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