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传统道教

 

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出的是“天人感应”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天人感应”的思想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故B项正确。A选项时期还没有发展出“天人感应”学说;C选项时间过晚;D选项错误,道教没有这一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A.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治大国,若烹小鲜    D.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查看答案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存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D.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柏杨语)的思想流派应是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毛泽东(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材料三: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拿本本来”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表现。为改变“一味盲目执行”,毛泽东在实践中提出了什么理论?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毛泽东阐述“第二次结合”的重要论著及其影响。

(3)材料三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概括指出材料四中“问题”的核心内涵。为此,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请回答:(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