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

材料二 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盖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

——《宋史·朱熹传》

材料四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立纪纲的主要途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1)关键因素:民心的得失。 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 (2)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目的:神化君权;警诫君主。 (3)关键:正君心。 方法:存天理,灭人欲。 (4)价值: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5)共同:限制君权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即可回答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民心的得失。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 (2)据材料二“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是神化君权;警诫君主。 (3)据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正君心。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其“立纪纲”的主要途径:存天理,灭人欲。 (4)据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5)本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共同认识是限制君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下列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A.洪秀全掀起天平天国运动

B.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C.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限制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查看答案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A. 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 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 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 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查看答案

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

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