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 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 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 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 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A 【解析】试题分析:顾炎武认为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 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 强调德治君轻民贵

C. 强调仁政

D. 强调有教无类温故知新

 

查看答案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

B.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 中央集权制全面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

A. 程颢    B. 王阳明

C. 董仲舒    D. 黄宗羲

 

查看答案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查看答案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 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 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