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 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 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有其积极之处,主要体现在于要求人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自身先正,材料的主题也是强调着一点,选B。心外无物的世界观是陆王心学,但没揭示材料的主旨,不选A。材料强调的是克己省身的修养论而不是推己及人的世界观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D是均不能选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心外无物”    D. “理”“欲”统一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

 

查看答案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 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 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 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查看答案

下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