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

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其核心思想是

A.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 纠正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 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D 【解析】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材料不能够反映,故A项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与材料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材料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C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查看答案

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 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    B. 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

C. 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 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是

A. 批判近代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

B. 指出当时宣传启蒙思想的缺陷

C. 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D. 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查看答案

1916年春,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说:“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曰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的主要目的是

A. 批判国民的愚昧和落后境况

B. 倡导国民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C. 提倡民主思想启蒙民众

D. 揭露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