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中重要的...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进步思想很快沉寂下去原因。

 

(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思想文化专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需要学生找准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号入座,材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反映了黄宗羲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属于“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材料“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反映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的思想。 (2)本题涉及历史评价方法的考查,学生需紧扣材料信息,材料“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反映了把评价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需结合所学知识,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两方思湖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3分)

(2)材料二认为,近代西方道德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又是什么?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一战后,一位西方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D. 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查看答案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与这种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大卫·科波菲尔》

C. 《百年孤独》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曾刊发一则“喜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该“喜报”是祝贺我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索

 

查看答案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