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

16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据此作者主张

A. 抛弃人性,加强君主专制

B. 君权应大于神权,反对神权对君权的干预

C. 君权神授,实施君主立宪

D. 摆脱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

 

D 【解析】作者认为作为君主必须要善于玩弄权术,为了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这作者对人性的“好”、“坏”有深刻认识,主张用人的眼光来看问题,故D选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抛弃人性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君权应大于神权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实施君主立宪的主张,故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 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查看答案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人文主义     D.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主共和

C. 限制君权

D. 民为邦本

 

查看答案

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统治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了显著变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法国

A. 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

B. 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大

C. 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农民精神

D. 比英国农村的变革显得更加深刻

 

查看答案

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