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3)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理由: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永远不会称霸。 (3)原因:为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求同”的基础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谋求发展。作用是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解析】(1)根据“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概括得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根据“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得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理由:根据“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得出: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永远不会称霸。 (3)原因:根据所学可知,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根据“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得出反对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谋求发展。作用:结合所学得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

第十一条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

第十六条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指出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推动了中印西藏问题的谈判

C.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 体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尝试

 

查看答案

“求同存异”的原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内涵

A. 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

B. 放弃与他国的冲突,在妥协基础上达成利益一致

C.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来解决问题

D. 放弃冲突,以利益交换达成妥协

 

查看答案

如图贴切反映了某次国际会议的主题。这次国际会议

A. 推动新中国出现建交高潮

B. 体现亚非拉团结反殖精神

C. 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 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查看答案

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