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再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可以看出儒学地位的显著提高,故答案为D。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二(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1945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年2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原因。

(2)你如何认识“一边倒”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集》第3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