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 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 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 人非达到目的工具

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B 【解析】材料中该思想家在坚持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坚持理性的原则,反对真理的相对性而突出正确和公平的道德原则,提出教育的重要作用等,可知该思想家是苏格拉底,其思想主张是教育使人认识美德,B项正确。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排除。C、D两项分别反映了康德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法度    B. 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真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A.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 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查看答案

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载:“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被广为接受。由此可知,古人认为(  )

A. 中医理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 人具有超越自然的主体地位

C. 要掌握自然规律从而征服自然    D.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查看答案

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 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