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就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的演讲

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3)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扶植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2)美欧经济竞争激烈。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美国经济发展出现衰退。中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解析】试题分析:(1) 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图,要由表及里去理解。美国表面上扶植西欧,而实质目的则是为了控制西欧,然后遏制苏联,最终称霸世界。为了达到此目的,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包括: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2) 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二战后,美欧经济竞争激烈。这一变化对美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 经济决定政治,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出现衰退。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美终于得以摆脱敌对状态,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如果考生能答出1972年、1979年中美关系的具体史实,也是可以得分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0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材料三: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合作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

材料四: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共同体内部的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比、卢和联邦德国三国农业不发达,对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比较冷淡;而农业较发达的法、意、荷则积极主张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材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请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两国确立不同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因。

(2)试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三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并概括这些“新”的共同点?

(3)欧洲一体化是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创新,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请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欧共体在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上有何创新举措?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三“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美欧关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折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查看答案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查看答案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他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美国更快地发展                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

C.有利于世界和平                   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

欧盟       日本       不结盟运动       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